艾草 Artemisia
監製 / 製作人:吳瑞艷
導演:姜秀瓊
編劇:曾玉潔
主要演員:
艾草/潘麗麗 飾
楊乖(阿嬤)/李高阿女 飾
宋伶(女兒)/周姮吟 飾
宋海(兒子)/莫子儀 飾
小凡/唐振剛 飾
劇情大綱-
艾草生長於保守排外的閩南家庭,為了跟大她二十歲的外省籍老師談戀愛,不顧她單親母親的反對,嫁去台北。
她跟母親一樣也面對喪夫之痛,獨立撫養兒女長大。
對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滿意又自傲,
直到發現兒子是同志,
女兒從法國帶回跟黑人生的私生女,
長年建立起的價值觀,被迫瓦解,跟自己母親之間又再揭一次瘡疤。
台灣從單一族群幾十年間轉變為多種族的國際社會,
傳統的價值觀和極度個人主義的對立,
艾草這一代母親承受了最大的轉折點,
開放一半的思想是充滿矛盾的。
她的子女在思想行為衝鋒陷陣之餘,會回頭接母親渡河,戰鬥痛苦時,也知道母親是最大補給站。
艾草看到母親的保守封閉是與現實相抗衡的,
她決定做個母親戰士,帶著孫女,一同面對人類生存永不停止的挑戰。
直接放感想囉-
對於艾草這部戲,
用了傳統角色的塑造接受新一代思潮的影響,
而產生的衝突。
潘麗麗飾演的母親艾草,
對於上一代的阿嬤楊乖眼中,
也是一個相當頭痛的人,
喜歡上比自己大的外省老師,
而當初也是鬧的轟轟烈烈。
然而等到她為人父母,
獨自扶養起宋海跟宋伶時,
卻沒想到兒女也是像當初她帶給母親一樣令人無法接受的舉動…
最大的轉捩點是直到宋伶回來,
忽然帶了個混血孫女Nina回來,
艾草一氣之下,
說了重話之外,更視這件事情為丟臉的事情;
可還沒結束,
回去替阿嬤祝壽才是體會到他人眼光的開端。
連自己的家人,都覺得丟臉了
但艾草卻在經歷之後,
以驚人的速度接受了一切,
然後就像當初那樣她執意嫁了大她二十歲的老師一樣,
批判了那傳統思維,
傳達了這種模式又未嘗不可。
本戲很有趣的就是很多撲梗,
從艾草的身世開始,到她學英文用電腦,
就可見她的包容力之廣,
還有對於阿嬤的古板直來直往批判,
就知道她應該相當開明;
但宋伶的這一個舉動,
卻還是讓她動怒、懊悔到說出氣話,
可是這樣又能如何呢?
連最親的親人都不能接受,
那還有人能夠支持她嗎?
「我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,我只在乎妳。」
從宋伶的口中說出,
我才懂,原來看似叛逆的她,
就像宋海一樣,永永遠遠深愛著她的母親,
儘管知道做錯了要自己承擔,但卻無法永遠瞞著母親,讓心懸在那一輩子啊!
當Nina跟艾草在一塊時,
那幾句「阿嬤…」喚得令人心酸,
正如小孩的單純,卻不知她之後的身世會在別人的眼光下如何被談論,
但還好,家庭總是能夠包容,
艾草還是默默的準備早餐給她,
在阿嬤面前捍衛女兒和孫女,
到後面帶出去公園差點走失的急切感,
這樣才是家人,斷不掉的血緣關係啊,
而最後在捷運出口遇到熟人,
也能夠泰然自若的說出一切。
再來說說宋海好了,
大部分人都把這部戲放在LGBT系列裡面,
但我們且可以看到其實這一條線是默默進行著,
不像宋伶那部份引起那樣轟轟烈烈的連鎖反應,
相較於宋伶的未婚生子+CCR部分,
更顯示宋海尚未出櫃的猶豫情感,
宋海是母親唯一的支柱,
是他盼望能夠發光發熱為他爭一口氣的那個乖兒子,
但他是同志,
他無法生兒育女,給母親一個抱孫的希望。
前面鋪陳了他跟小凡的穩定關係,
可是從頭到尾,
母親艾草是從些蛛絲馬跡發現的,
經常更換的床單(帶小凡回家滾床單),
工口的內褲,加上小凡的頻繁出現,
艾草都知道,
可她還是說了:「也許他只是沒碰到對的女孩。」
相較於宋海訴說的那句話
「我沒有逃避自己的性向,因為我逃避不了你。」
這樣的暗櫃現象,
已經存在以久,
尤其是在母親提到宋海以前的同學已經結婚生子,
我們也可以視為是他以前的男朋友,
卻因為世人眼光而選擇了結婚生子這條路呀。
而宋海呢,
沒有辦法像小凡那樣被迫出櫃,
看到了母親受到姐姐宋伶那樣的衝擊,
只能默默的繼續把這個秘密深藏在心裡面;
有時候我們也必須想,
我們在接納自己性向時,
想必也是猶豫已久,擔心同儕、家人甚是外人的眼光,
但出櫃其實不難,
可對於上一輩的人要接受卻是件難事;
他們其實也不是只想要抱孫,
更希望的是有人能陪自己的小孩走下去,
不要老了以後孤老一生,沒有人照顧。
我們看到在艾草裡面,
宋海跟小凡雖然到結局還是沒有出櫃,
但我們可以知道,
他們是在替母親著想,
卻也一點一滴的傳達給母親他們兩個的關係,
從多次的小凡出現在他們家庭的場合,
都可以看得出來,
其實宋海正式著讓母親逐漸接受小凡成為他們的家人,不是嗎?
這一條沒有宋伶的轟轟烈烈,
卻是傳達出現在同志們的情景,
多少在不經意的被迫出櫃後,
不承認是自己兒子女兒的不在少數,
更何況是趕出家門、拳打腳踢、大哭大鬧或是求神問卜;
這條戲為出櫃選擇了一種和緩的路線,
其實有時候時間是能夠沖淡一切的,
從宋伶的未婚生子就是極好的例子,
而出櫃也不用急於一時,
畢竟只為了性傾向而損失了一個兒子女兒,
不如接受,多一位兒子女兒吧!